English

错别字

1998-01-0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启 真 我有话说

我听一位年青朋友说,在一次座谈会上,某名人念了两个别字;后来轮到这位年青人发言,他不仅把这两个字读正了,还故意加重了发音。但他事后想想,却心生悔意,认为这样做不够忠厚,还担心由此“结下梁子”。

这件事不由使我想起老友某公多次讲过的一则民间故事,说有主仆二人路过太行山,见到有块碑写着“大行山”三字。主人脱口而出读为“大(dà)行(xíng)山”,仆人说应读“太行(háng)山”。二人争执不下,便赌一两银子,去请教在附近教书的一位老先生。老先生说这三个字就是该读“大(dà)行(xíng)山”,仆人输了一两银子。他越想越不服气,走了一程又返回去质问老先生,老先生说:“你不就输了一两银子吗?你输了一两银子,却让他一辈子不认得‘太行山’,不是很值得吗?”

我觉得这太行老人的确洞明世故,也使出了一般人想不出来的“高招”。他如果也参加上述座谈会,很可能跟着名人读别字,并且加重读音。不过,再仔细想想,又意识到这类“高招”也只能在从前起作用:那时候的读书人如果识字少,读别字,是很难为情的;尤其是经人当场指出,就难免面红耳赤。“念白字先生”不仅招人讥笑,还可能丢了饭碗。至于如今,读书人就洒脱得多了,读了别字经人指出,只须冲他微微一笑,便使人莫测高深;或者附带问声“是吗?”以示存疑。就算“一辈子不认得太行山”,那也绝不至于影响到功成名就。所以,如果再使用太行老人的“高招”,也只能让冒傻气的仆人白赔一两银子而已。

语言的发展变化取决于“约定俗成”,所以是大多数人说了算。但在现代社会中,也许由于公共传媒的作用,“约定俗成”的漫长过程往往大大缩短,使有些人觉得不习惯。例如近年来,方言中作为房屋量词的“幢(zhuàng)”有被普遍使用的趋势,但又被普遍错读为“栋”;又如书刊和广播电视中到处可见可闻“这其中”三字连用,却不知有何必要把两个指示代词重叠起来。此外还有些流行的词语错用之例,因为过去已经谈过,这里就不便重提了。对于这些读错用错的字,人们大抵已习以为常,故而有可能经“约定俗成”而以错为正。但就笔者而言,当看到对“盗窃犯”、“票贩子”之类的人居然使用量词“位”,仍感到难以认同;尤其是在电视中看到写得很醒目的《吕後外传》,更不免心生反感,很难理解电视片在放映之前经过那么多有学问人之手,竟无人指出“後”并不是“皇后”之“后”的繁体字。这种心情说明一个人要达到太行老人那样的境界实在不容易。

笔者在同行中常常听到关于错别字的议论,意见大都比较尖锐,有的说这是“文化滑坡”的表现,有的说根源在于“教学质量下降”;有人提到认真负责作风的衰减,也有人担心语言文字的使用出现混乱,等等。只有老友某公,其见解与众不同。他说,现在的人读字不讲究,乃是因为接受的文化信息量大;信息又多又快,就难以细嚼慢咽,记忆牢固。从前三家村里的老学究认字倒多,读起来毫不含糊,犹如“板上钉钉”,这固然也是一种功夫,但其知识的总量和视野的广度,比起现代读书人来可就差得远了。他还说,两汉士人传述古书多有通假字,这不就是错别字吗?错别字不仅不影响汉代的典籍文化大发展,而且还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种种课题,对古书作出层出不穷的新奇诠释。听了这些高论,深感此公的见识与思想境界比起民间故事中的太行老人来,又显然高出许多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